临夏花儿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作者: 高志海  日期:2009-05-01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临夏 耦合关系 花儿 地理环境 
描述:花儿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绚丽夺目、光彩斑斓的艺术奇葩之一,被称为“西北的百科全书”。作为多民族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部、乃至中国民歌中属于标志性的口承文艺,是最富有艺术欣赏价值、学术研究价值的民歌。 临夏(古河州)是花儿的源头和摇篮,在花儿体系中占有崇高的地位。论文以文化传播理论、文化功能理论和人地关系论为指导,旨在追溯临夏花儿的源头,梳理花儿的形成发展过程,理清花儿的流布路径,揭示花儿与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经济地理要素、历史地理等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 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六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建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介绍文化传播和人地关系等方面相关理论。阐述文化传播动力与方式,地理环境与对文化形成的影响。 第三部分,从花儿概念的界定入手,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花儿的类型、艺术特征和分布格局。 第四部分,在描述研究区概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临夏境内的“河州花儿”和“莲花山花儿”的共性与差异, 第五部分:临夏花儿的流布。临夏花儿的形成大致有三个阶段,即花儿的雏形期、成型期和成熟期。在第一个时期内,古羌族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游牧小调和汉族先进的语言和填词方式为花儿的初创奠定了先决条件;第二个时期,在社会大动荡和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背景之下,人口流动和文化迁移,为花儿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第三个时期,在相对繁荣稳定的社会背景和多元民族格局的背景下,花儿达到成熟期,它的最后形成应确定在明代。 临夏花儿的扩散既是扩展扩散又是迁移扩散,既是主动传播又是被动传播。花儿文化传播主要以人为中介进行,处于花儿文化区内的人口流动促进了花儿传播。在不同历史时期,临夏人口(尤其是回族)的主动或被动迁移方式、迁移规模和方向,决定了花儿传播的方式和方向。因此花儿的传播路径有陆路(包括西北路6条、西南路3条、东北路2条、东南路4条)和水路3条。 第六部分,临夏花儿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临夏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度地带,是沟通内地同青藏高原的重要枢纽,是古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由之路,是多民族群体和文化的汇集地,也是不同地域经济类型互动发展的过渡区。独特的地理位置、特定的地理环境、多元民族文化变迁与融合、回族强势文化的确立和经济变迁对临夏花儿特色的形成、流布起了重要的作用。
祖国历史地理文献述略
作者: 靳生禾    日期:2016-12-05 来源 :历史教学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历史依据 地理总志 地理知识 地理学史 地理志 殷商甲骨文 历史时期 汉晋 地理文献 历史地理 
描述:
中国古代关于太阳对地理环境作用的认识
作者: 陈瑞平  日期:2016-12-05 来源 :自然科学史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太阳 古代 地理环境 
描述:
古代大河三角洲地理环境的变迁与西汉的河患
作者: 陈怀荃    日期:2016-12-05 来源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环境变迁 馆陶 战国时期 北至 地方经济 交通中心 屯氏河 春秋时期 巨鹿 西连 
描述:
秦汉时期西部开发的地域差异与文化互动
作者: 邓燕平  日期:2007-04-01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秦汉时期 地域差异 西部开发 文化互动 
描述:秦汉时期出于政治统治和军事防御的需要,对西部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开发举措。这也是我国历史上西部大开发的第一个黄金时期。由于自然环境、民族族属、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的不同,西部地区可分为西北与西南两个不同的区域。由此导致秦汉政府对这两个区域的治理政策和开发措施的差异。在西北地区为了边防的需要,治理政策主要以军事防御为主,采取了移民实边、军事屯田、修筑道路、实施马政为主要内容的边疆经济开发方针,这也为后来历代王朝所效仿。在西南地区,秦汉政府重在政治治理,采取的是因其故俗而治的渐进式的开发举措,促进了当地经济的长足发展。不同的治理政策带来了不同的开发效果,促进了中原与西部地区的文化交流和互动,西部地区也由此成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地理环境论——中国古代文艺生态学思想研究之一
作者: 范军    日期:2016-12-05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 变量关系 中国古代文论 文艺生态学 艺术风格 地域文化 辞情 江山之助 环境论 南宋词 
描述: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庆阳农耕文化与区域环境关系研究
作者: 苗红  日期:2007-05-01 来源 :兰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庆阳 文化剖面 响应 农耕文化 环境影响 
描述:文化是人地相互作用的产物和综合表现。研究文化与自然及人文环境的响应,探索文化在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下的形成过程是了解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庆阳农耕文化具有悠久性、多元性和连续性,是研究文化与环境响应的典型“剖面”。因此,本文选取庆阳农耕文化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的视角,综合借鉴、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对地理环境在庆阳农耕文化的形成、发展及传承过程中的复合作用,以及文化对其的响应进行了研究,从当今农耕文化要素和表象中寻找自然和人文环境影响的时空烙印,旨在从文化层面考察人地关系之演变。 本文首先从定居条件、地貌、土壤、气候、水文和发展空间等五方面分析了自然环境对农业及农耕文化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即本文的第三章:1)特殊的黄土结构、地理景观的边缘效应、围合与尺度效应以及隔离效应,从居所、食物获取和安全保障三个方面为人类提供了理想的长期定居条件,为农业和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最佳环境;2)疏松、肥沃的黄土为原始农业起源提供了基本条件;3)适宜的气候促成了定居农业的产生和发展;4)密布的河网与众多的湫池为原始人类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提供了方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庆阳地区春旱及初夏旱的不利气候因素,促进了农业和农业文明的发展;5)豁口与走廊效应为农耕文化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交流通道和拓展空间。 其次,本文从地缘因素、历代农业与人口政策、中国农本思想和生产技术等四方面分析了人文社会环境对庆阳农耕文化的影响作用,即本文的第四章:1)长期处于农牧经济交错带和边疆地区的地缘区位特点,决定了庆阳一直位于中原农耕文化与少数民族游牧文化直接接触的最前沿,也是古代战乱时期前方粮草、被服、战马等军事物资供给地和兵源补充地,受到游牧与军事文化的双重影响。庆阳农牧交错互动的经济方式和“耕时为农,战时为军”生活状态,在庆阳人的生活方式、民俗文化、思想意识和社会心理层面都留下了“农”与“牧”,“耕”与“战”的多重特征;2)历代政府采取的农业发展与人口管理政策,以及多次的移民活动,为保护庆阳一带的经济秩序、缓和社会矛盾、维护边远地区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了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庆阳的经济格局和农耕文化特征;3)重民、富民、稳国、强国而王天下是中国农本思想的核心。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强化了农耕文化稳定和谐的价值取向,促进了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农耕经济土壤滋生了重农思想,重农思想也推动了农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庆阳农耕文化的繁荣;4)生产技术的革新和发展在促进庆阳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使着政治制度、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等不断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推动着庆阳农耕文明在发展、变异和传承中不断繁荣昌盛。 第三,从气候变迁与社会变动的相关性、民俗事象、行为与心理特征等三个层面分析了文化与自然及人文环境复合作用的响应:1)气候变迁与社会变动正相关,自然灾害的增多导致了社会事件的增多,环境变迁引发社会变动,从而影响着作用于农耕文化的人文环境,进而影响着农耕文化的特征;2)民俗在其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与政治、经济、宗教等人文环境和地貌、气候等自然地理环境都密切相关。民俗的各个层面都隐藏着文化对环境作用的响应;3)庆阳人畏惧风险、推崇经验的行为特征,重视亲缘、地缘关系的心理意识和勤俭务实、热情纯朴的性格特点,都反映出农业社会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制约基础上,以互利合作为目的的秩序平衡的经验型社会。媒体环境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庆阳人的行为、心理和观念意识,出现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 最后,即本文的第六章,笔者对农耕文化的本质、价值演变以及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认为:农业社会的制衡是建立在资源约束前提下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的理想状态即是“天人合一”的和谐。农耕文化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价值体现,在当今社会对培养个人品德、构建合理的生态伦理观和满足审美、娱乐需求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意识创新是农耕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旅游产业是实现农耕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中国北方与南方古代文明发展轨迹之异同
作者: 童恩正  日期:2016-12-05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古代文明 随葬器物 基层社会组织 考古学研究 小国寡民 历史时代 文化人类学 国家起源 石家河文化 良渚文化 
描述:
主要的古代文明发源地生态地理环境初探
作者: 白光润    日期:2016-12-05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谷物文化 二期文化 四季文化 
描述:
近50年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生产潜力的影响分析
作者: 田展  梁卓然  史军  Gunter  Fisher  顾婷婷    日期:2016-12-05 来源 :中国农学通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AEZ模型 生产潜力 农业气候资源 气候变化 小麦 
描述:
< 1 2
Rss订阅